李長安又磨蹭了幾日,直到滎陽鄭氏也被叛軍劫掠之後,又一次朝會,李長安才應承下來。

她心地善良,還不忘記安慰這些祖宅和祖宗祠堂都被燒了的五姓七望可憐官員,替他們找到突遭橫禍的原因。

“唉,誰讓五姓七望名聲太大呢,那些反賊多出身胡人,粗鄙無知,估計也隻聽說過五姓七望的名頭。如今眼看著叛亂不成,隻怕是生了劫掠之心,想要劫掠財物,就盯上了爾等家族。”

李長安明著是安慰,實際上卻就差指著這些朝臣的鼻子笑了。

讓你們平時把門第掛在嘴邊上吧,人怕出名豬怕壯,這下連叛軍都知道你們五姓七望有錢,專門劫掠你們。

幾個抱團過來請李長安出兵的大臣啞口無言。

誰能想到那群反賊這麼混不吝,專逮著世家搶啊?

“看來爾等遇上賊匪,也就是隻有一條命,不比普通百姓厲害啊。”李長安還歎息,“罷了,本宮這就派人去攻打太原,再去滎陽看看能不能截住那群為非作歹的反賊。”

“隻是反賊有日行千裡之能,安祿山起兵時候,二十萬大軍從範陽到洛陽都隻用了二十九日,如今這群反賊都是騎兵,來去如風隻怕更快,也不知能不能堵到他們。”

李長安又不著痕跡在這些出身世家的臣子心上捅了一刀。

博陵崔氏、清河崔氏、範陽盧氏、趙郡李氏,四家都是河北境內的貴族,安祿山造反得屯糧,得征兵,得打造兵器甲胄,這一樁樁事哪一件事動靜能小了,四家子弟遍布河北為官,安祿山想要造反哪裡瞞的過他們。

不過是他們認為與他們無關所以袖手旁觀罷了。做著大唐的官員,食著百姓的血肉,卻能冷眼旁觀大唐江山被安祿山禍害,半壁江山淪落戰火之中,無數百姓橫死亂世,無非就是覺得火燒不到他們頭上。

那現在就讓火燒到他們頭上吧。

這些大臣也又羞又惱,覺得李長安說話太直戳他們傷口,又暗恨早知道自家會被這些叛軍劫掠,說什麼也不能讓安祿山造反。

可惜千金難買早知道。

這些大臣臨離開太極宮之前,李長安還意味深長感慨了一句:“叛軍零亂,單單本宮這能叫出姓名的叛軍將領就有十數人,諸位還是快快寫信快馬加鞭寄回老家吧,要是再有其他叛軍生了歹心,多搶兩遍,那就真成了滅門慘案了。”

那就真不受控製了,安祿山手下那群叛軍屠村屠縣的事也不是沒做過,他們喪心病狂,說不準真能把這些世家殺絕種。

領頭之人名叫王恒,是太原王氏晉陽一脈德高望重的族老,雖在朝中隻擔任四品官員,可在王氏族內德高望重極了,聽了李長安這番話之後,老臉煞白,險些就暈倒在了殿內,還是身邊小輩扶著才沒倒下去。

一出殿門,他就握緊了攙扶自己的那隻手,手上青筋暴起,嘴唇哆嗦著:“快、快寫信給族中子弟,檢舉那些反賊,當郡守縣令的子弟全力配合朝廷剿滅反賊。”

他狠狠一吸氣,身上有了力氣,氣地跺腳:“這是火燒眉毛的事啊,反賊要是不殺乾淨,百姓苦日子何時才能到頭啊!”

反賊沒有劫掠世家之前,王恒從來不擔心自家安全,以為沒人敢得罪自家,可被反賊劫掠過一遍之後,王恒終於知曉了世家子弟也就一條命,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就死了。

如今剛剛橫遭大禍之後的這些人都像是驚弓之鳥,看誰都是想要來捅自己一刀的反賊。

沒過多久,李長安就知道了這些世家大臣的談話,滿心無語。

“你聽聽咱們大唐的好臣子,終於開始為大唐儘心了。”李長安向李明錦吐槽。

世家大臣前腳剛走,李明錦後腳就到了。

李明錦身上穿著一身淺緋官袍,腰間係著十銙金帶,也已經是風度翩翩的青年女郎了,氣質比李長安更柔和沉穩一些。

“我打算讓你隨軍去一趟,安撫這幾個世家,保護他們。”李長安笑吟吟。

不過李明錦從還沒換乳牙的時候就跟著自家小姑母混了,自家小姑母有多少“善心”她一清二楚,於是也不應承,隻是側耳等著李長安往下說。

“順便去清點一下這幾個郡的土地,該是他們的咱們也不能不講理強占,可無主之地和來路不明的土地,就合該歸屬朝廷。”李長安不急不慢說出了自己的真正目的。

“此事隻有你親自去做我才放心。”李長安拉起了李明錦的手。

這事聽著不難,可做起來那些世家子弟必定百般阻撓,需要一個既有手段又有底線的人才能擔此重任。

李明錦笑著應承:“小姑母還不放心我嗎。”

“太原如今還在反賊手中,我已經給樊寧下了軍令,讓她與郭子儀合兵一處從北方攻打太原,朝廷這邊則再從南方攻打太原,一並把太原以及周遭六郡都收複。”

李長安有些苦惱:“隻是朝廷這邊派誰領兵,我卻還沒找到合適人選。副將可以讓嚴武頂上,主帥卻需擇一沉穩之人。”

如今的時間線比原來提前了太多,八年的安史之亂也因為沒有李隆基李亨父子微操加上她用兵得當一年就快結束了,年輕將領都還沒磨礪出來。

曆史上大唐被打得國力所剩無幾,可她不是啊,現在大唐雖然北方戰亂,可到底亂世時間不長,沒傷著根骨,休養生息幾年就能恢複。吐蕃趁著大唐內亂占領了整個北庭,雖然還沒來及占領隴右河西地區,可也對二地虎視眈眈,還趁機搶奪了大唐對西域各國的控製權。

收複失地得有名將啊,如今大唐開元年間那一批名將死的死老的老,年紀最小的李光弼也四十歲了,郭子儀年紀更大,王忠嗣和哥舒翰腿腳不行了,她得培養下一批將軍,省得大唐將領青黃不接再被吐蕃欺負到頭上。

李長安采用的是一老一少的將領搭配,李嗣業給李光弼做裨將,樊寧給郭子儀做裨將,她自己則學於王忠嗣,本來打算讓嚴武跟著哥舒翰,可哥舒翰回稟說生了病,隻能悉心養病,不能再征戰沙場了。

如今李長安倒是不再需要老將給她傳授經驗了,但是王忠嗣腿瘸,她也沒到壓迫可憐義兄長途奔襲出征的份上。()

“封常清如何?”李明錦思索片刻,舉薦一人。

?本作者金玉滿庭提醒您《穿唐後,我和導師麵麵相覷》第一時間在.?更新最新章節,記住[()]?『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李長安:“……”

忘了封常清還活著了。

都怪她背過的《封常清謝死表聞》給她印象太深,她就一直想著封常清死前寫了一封情真意切的諫言書了。

她上次回洛陽腦子裡一心想著把安祿山史思明一網打儘,反正有李明錦替她管理這些雜事,李長安也沒來及的查看洛陽多了那些官員。

李長安眼神一淩,可惡,在她的手下居然還有臣子無所事事了這麼長時間,這是她的過失啊。

“快去將封將軍請入宮來。”李長安立刻派身邊的女官去傳旨了。

封常清忽然接到太女殿下傳喚他入宮的消息時候愣住了,片刻後心中又升起一陣深深的不安。

哎,定然是太女已經把先前安祿山時候堆積的政務處理完了,有時間接見他們這些後來投誠的臣子了。

封常清苦著一張臉,他先前聽從聖人聖旨,在洛陽統帥軍隊抵禦安祿山,可他當初不知道洛陽是太女殿下的地盤啊,要是他早知道,早知道……封常清又陷入了沉思。

早知道他好像也做不了什麼,那時候太女殿下還隻是壽安公主,聖人有二十九個公主,一個公主名頭還嚇不住他,他照樣會把自己當做洛陽軍元帥,然後被和政郡主捆了,好像結果也不會有什麼變化。

封常清垂頭喪氣。

隻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