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圖紙,尋找東西變得十分容易。很快,棗兒她們就讓人陸續運回了一批石英砂岩,製作清透的玻璃。

之前做的那批綠玻璃被用來精進技術。

熔化的玻璃是種奇特的流態。

控製好溫度,匠人們堅持不懈,用金屬管吹製法將其做成不同的形狀,期間還摸索著做出了許多配套的模具。

出品的成功率越來越高,漸漸就能做出各樣的小玻璃製品,例如小玻璃瓶子和杯子。

雖然不是大家想要的顏色,但這些玻璃器具都很漂亮。質地也勻稱,沒有太多雜質。

縣城的商隊見狀,立馬嗅到了商機,殷勤地趕來想定一批玻璃瓶杯去賣。

可惜因為產能有限,匠人們還要研製透明玻璃,這筆訂單隻能推後,等後麵空閒時間多了再說。

通過練習掌握了較為純熟的技藝,又得了合用的石英砂。

純透明的玻璃製品很快就被製作出來。

匠人們最先做的就是凸透鏡與凹透鏡。

凸透鏡可以直接用吹製法,凹透鏡就得利用專門的模具。過程有些艱辛,但成果喜人,本朝第一對透鏡成功在小小的興和縣誕生。

秋娘她們拿著兩個透鏡去鑽研書中說的放大鏡和望遠鏡等物。然後又請匠人們幫忙吹製一些化學實驗用的瓶瓶管管。

在有模具的前提下,這些東西都不算難做,很快就出了不少。

隻是,在秋娘興高采烈地用它們做了兩次實驗後,就又發現了新的問題。

這玻璃瓶不太耐熱,用起來並不如書上描寫的有安全感,拿來做化學實驗會有許多隱患。

肯定是有哪裡沒做好。

冥思苦想了兩天,實在不得其解,秋娘便回山請教方仙兒去了。

這幾l日,盛珺正在鑽研自己獲取的一項新功能。

在純透明的玻璃製品問世時,她這邊就解鎖了一項名為“玻璃革命”的新成就。

這次,係統沒給抽獎機會,而是幫她升級了一下掃地機器人。還是一次超大規模的升級。

先是將機器人的電池替換成了高效太陽能的款式。

這意味著日後派遣兩隻出門時,它可以進行長時間的飛行。

耗光電量關機的風險也大大降低,也不用再頻繁返回她這裡充電了。

另外,藍牙連接的距離也得到了質的提升,覆蓋本朝國土完全沒問題。

還有最關鍵的一點。

在盛珺的空間內,多出了一個選項,她可以選擇與兩隻互換身體,以掃地機器人的形態去外邊自由活動!

往常,盛珺雖然可以連接兩隻的藍牙,共享它的視野,但這與交換身體還是有很大的區彆。

這意味著,隻要盛珺願意,她就可以頂著兩隻的殼子,進行一場酣暢淋漓的長途旅行。

當然啦,她暫時不會這麼做的。大家還需要她,而且這會兒單獨出遠門還是有風險的,哪怕是

作為掃地機器人。

這次的升級如此聲勢浩大,不知道有沒有到達上限。

盛珺已經有些想不到,若後麵兩隻再升級的話,會從哪個部分加強。

對於交換身體這事,盛珺沒有任何不滿。

畢竟她以前是售貨機,現在是便利店,對這種非人類的軀體已經接受良好。

不說彆的,掃地機器人至少還能跑動呢!

除了性能上的升級,盛珺發現自己與兩隻的聯係似乎也密切許多。

隻要連上藍牙,她就能感知到兩隻斷斷續續的自我意識。

多數時候,它的想法都很簡單。就算沒有指令,兩隻偶爾也會冒出一兩個思緒片段……這讓盛珺對它的智能程度有了更深的認識。

之前她還以為,兩隻是類似於現代某愛同學那樣的存在,如今看來有很大差彆。

也不知它究竟是高科技下更先進的AI產物,還是像她一樣擁有人類的靈魂?

若是前者,那估計與係統的結構差不多。

如果是後者,兩隻就比她可憐多了。它更像是被整體格式化了,完全沒有記憶,而且還綁定了她這個“主人”。

這麼想的話,還是前一項猜測更合理吧?

一時半會琢磨不清這些事,盛珺又將注意力轉回這次的新功能上。

她打算與兩隻交換一下身體。

盛珺跟兩隻說了這事,感知到對方模模糊糊傳達出的順從後,就按下切換按鈕。

下一秒,她整個人就換到了掃地機器人的殼子裡。

盛珺不是第一次共享兩隻的視野,但這卻是她第一回控製它的殼。

她小心翼翼地動起來,先是左右來回挪挪,然後就試著飛了幾l厘米。

沒控製好度,她很快摔了下來。好在飛得不高。

或許是變成房子紮根在地上久了,如今換了可以行動的身體,盛珺隻覺神清氣爽,萬物可愛。

但她很快發現,用這副軀殼活動一段時間後,她就會感覺到累。

這是很久沒有出現過的感受。

大概隻有待在自己原裝的殼中,她才能永遠精力充沛。

看來日後與兩隻交換完身體,她必須時常切回來休息才行……好吧,需要充電的人似乎變成她了。

“兩隻,你能聽到嗎?”盛珺嘗試發聲。

她聽見自己說出口的話,變作一道機械電子音在耳旁響起。

以前兩隻從未開口過。

她連上兩隻的藍牙,共享其視線時,也是無法說話的。

還以為它沒有安裝語音係統呢。如今一試才發現,它是有說話條件的,隻是一直沒說過。

這次,聽到她的問話,兩隻依然沒出聲,仍是用意識回應她,示意它在。

盛珺放下心來。

往後使用互換功能時,店鋪的運行還是由她來把控。

兩隻做好看守工作就行,遇到麻煩的問題直接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