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環正坐在榻邊端著白瓷小碗給李隆基喂湯。

如今的楊玉環已經不再是楊貴妃了,楊貴妃已經在鹹陽縣失蹤了,楊玉環是作為楊太真留在了李隆基身邊。

楊玉環在玉真觀待著的那段日子,她的道號就叫做太真。

李隆基就著瓷勺喝了一口湯,歎了口氣:“朕仔細想來,都是因為朕想要承歡膝下,把兒孫都留在了身邊,這才讓逆賊有了作亂的機會啊。倘若李唐子孫都在各地封王,那安賊謀逆之初,各王便能舉兵勤王平定叛亂,也不會惹出這麼多禍事了。”

說的情深意切,仿佛他建造十王宅百孫院真是為了子孫承歡膝下一樣。

“湯快涼了,陛下快喝湯吧。”楊玉環心裡冷笑,卻不接著李隆基的話頭往下說,隻是把手中的湯碗又往李隆基嘴邊上懟了懟。

她還不知道李隆基嗎,這老家夥有什麼壞主意從來不自己說出口,非要讓旁人說出口他再“聽從”,要是真出了什麼事,那就是他這個聖人被有心之人迷惑了,反正他清清白白。

從李林甫到楊國忠再到如今,李隆基這老家夥這一招就沒變過。

楊玉環雖然不太清楚李隆基為何會忽然提起要給諸子封王,卻也知道從李隆基嘴裡說出來的就沒有一句好話。旁的不說,這老家夥自己皇位穩固的時候從來沒想過給兒子封王,如今眼看著長安名滿天下了,他開始想起其他兒子了,用腳趾頭想想也知道他不安好心。

沒和沈初和蕭臨光商量好之前,她一句話都不會應承李隆基。

李隆基見楊玉環沒有善解人意接他的話,有些失望,卻也隻能打住話題,老實喝湯,思考找其他人提一提這事。

“嘶~”李隆基表情猙獰了一下,牙被湯裡的沙子咯得生疼。

楊玉環關切道:“這蛤蜊可是蜀中百姓自己都舍不得吃的稀罕物呢,寒冬臘月河鮮不易得,也隻在暖室裡養出了幾盆罷了,下麵的人給陛下燉了一碗湯,莫非陛下喝不慣?”

要不說還是蕭臨光有折騰人的辦法呢,她就想不出來用沒吐過沙子的蛤蜊燉湯來折騰李隆基的好法子。

李隆基默默捂著嘴:“無事。”

下麵人好心好意用冬日珍貴的河鮮給他燉湯,他也不能因為吃著沙子就發火吧。

楊玉環也沒再說什麼,隻是把一碗摻了沙的蛤蜊河鮮湯都喂給了李隆基之後就隨口找了個借口走出了屋內。

“去請沈大夫和蕭將軍過來。”楊玉環俏臉微寒,剛踏出了院門便吩咐身邊婢女請人。

如今李隆基所暫居的地方是蜀郡劍南節度使府邸,被提前一步過來的蕭臨光把控十分嚴密,楊玉環堂而皇之結黨營私也不用擔心消息穿入李隆基耳中。

不過多時三人就聚到了西北角的一處僻靜小廳內。

楊玉環把方才李隆基說的一番話一字不差告訴了沈初和蕭臨光。

比起久在後宮,並未接觸過多少政治教育的楊玉環,沈初和蕭臨光對李隆基

的心思要看得更清楚一些。

沈初更是想起了曆史上李隆基把永王派去江南之地引起的永王之亂,那時候就是唐肅宗已經登基稱帝,結果李隆基又趁機分封諸子,鬨出了這麼一樁禍事。

原本隻是北方不安寧,把永王分封到江南之後,南方也不安寧了,還害得李白被流放……沈初麵上浮現了厭惡。

“反正如今他已經落在咱們手裡了,要不然一碗藥毒死他算了。”蕭臨光冷笑。

他真是想不明白,都到了這個地步,李隆基怎麼還不老實呢?乖乖把皇位傳給他家公主,自己老老實實做個太上皇不好嗎。

“到底還需要他親手把皇位送給長安。”沈初沉聲道。

他抬頭看了一眼蕭臨光和楊玉環二人,目光篤定。

“這天下隻能有一個太女。”

現在大唐隻能有一個太女,再過些時日大唐隻能有一個皇帝,這是在場三人共同的想法,也會是天下人共同的想法。

“陛下,用些湯吧?”楊玉環嫋嫋婷婷端著湯碗走到床榻邊緣,關切看著李隆基,“陛下風寒未愈,還當多用些滋補之物。”

今歲冬日,劍南節度使府炭火供應不及,晚了幾日,就把身子骨已經沒有年輕人硬朗的李隆基凍得生了一場風寒,加上他心中憂慮難消,病去如抽絲,一場不大的風寒纏綿病榻半個多月,直到如今開春了才好一些。

李隆基順著楊玉環遞到嘴邊的勺子喝了幾口湯,略微有些詫異:“府中換了新廚子嗎?”

這碗湯是他從來到蜀中之後喝到的少有不鹹不淡、不辣不甜,也沒有沙子的湯。先前李隆基隱晦表示過換個廚子的事,可掌管節度使府內務的蕭臨光隻說蜀中口味鹹辣,這邊廚子都不會做關中菜,推脫了李隆基的要求。

李隆基也就隻能將就著吃不和胃口的飯,難得喝到合胃口的湯。

楊玉環麵上笑容更深:“這是妾身親自給三郎燉的湯,三郎多用些吧。”

不知不覺,一碗湯全進了李隆基肚子,李隆基打了個哈欠,喃喃道:“朕有些困,吃飽了……”

楊玉環輕輕用瓷勺拍打李隆基的臉,柔聲細語:“不是吃飽了容易犯困,是我給你下藥了,你就好好睡上兩天吧。”

盯著李隆基那張老臉,楊玉環目露厭惡,抬手給了李隆基兩個耳光,而後才把他隨意推到榻上,開始在屋內翻找了起來。

又到李隆基平日批改政務的書房禦案上摸了一圈,摸出了幾張空白聖旨,又仔細翻找了幾圈。

“這家夥把玉璽放哪了……”楊玉環抿抿唇,抬頭把鬢發塞到耳後,抱著幾張空白聖旨出了房門,冷笑一聲。

她知道玉璽在哪了。

側屋內,沈初和蕭臨光已經在此處等著楊玉環了,楊玉環把懷中抱著的絹書往桌案上一扔。

“玉璽在高力士手裡。”楊玉環語氣篤定。

玉璽必定會被李隆基放在一個他最信任的“地方”,書房臥室都沒有,那就隻能是在高力士那

裡。

李隆基,一個高力士不在身邊睡覺都睡不安穩的人。這麼多年李隆基身邊臣子和女人換了幾茬了,唯有高力士一直都在,這個宦官才是李隆基覺得最安全的“地方”。

李隆基恐怕也已經開始防備他們了。

蕭臨光立刻起身,轉身推門往外匆匆而去,“遲則生變,我這就親自去把高力士帶過來。”

兩刻鐘後,須發灰白但是腰背依然挺直的高力士就被蕭臨光帶著數個將士抓了進來。

蕭臨光讓將士下去,屋內隻留下他、沈初、楊玉環、高力士四人。

高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