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思明扯扯嘴,看向李長安。
“我被你算計了。”
從李長安帶兵衝入院內的瞬間,史思明就知道自己上了當,一番忙碌,給李長安做了嫁衣。
事到如今,哥舒翰和王忠嗣到底是真沒能力還是佯裝退兵對他而言都已經沒有意義了。
儘管他依然想不清楚為何四天前還在鄴城領兵支援常山郡的壽安公主為何會忽然出現在大明宮內。也不明白為何當初阻攔了他們那麼久,要不是李隆基臨陣斬將讓他們抓住了空子,他們也打不下來的潼關為何一夜之間就破了,快的甚至他們連潼關城破的消息也不知道……等等。
史思明抬起頭,望著李長安,腦中電光火石般冒出來一個猜測,他聲音沙啞:“薛嵩叛了。”
隻有守城大將投敵,潼關才會淪陷得這麼快。
從範陽打到長安的這一路上各地郡守望風而降,要不是大唐臣子投降得快,範陽軍也不可能勢如破竹一個月就打到了洛陽城下。
隻有守城將領叛敵,李長安才能如鬼魅般忽然出現在長安城中。
李長安沒有否認,隻是淡淡一笑:“何來背叛一說呢。”
“原來如此。”儘管李長安沒有細說,可史思明也已經猜到了恐怕薛嵩一開始就是李長安的人。
安祿山造反之前,李隆基身邊也有範陽的奸細,甚至就連宦官也有安祿山的人。朝中每每有什麼動靜,安祿山總會提前一步得知消息做出應對,討好李隆基,要不然李隆基也不會一直對安祿山深信不疑了。
他們能在李隆基身邊安插奸細,李長安自然也能在他們身邊安插奸細。
唯一有些出乎史思明意料的是這個奸細竟然是薛嵩,能被安祿山派去鎮守潼關,足以看出安祿山對薛嵩的信任了,薛嵩從開始投軍開始就在安祿山麾下,從安祿山連兵馬使都不是的時候就跟著安祿山了,沒想到他竟然是奸細。
薛嵩跟了安祿山十五年,壽安公主是什麼時候策反的他?史思明想不明白,可無論他能不能想明白,到了這個地步也已經都沒用了。
院門再次被推開了,一隊將士壓著一群瑟瑟發抖的俘虜走了進來。
“公主,安祿山和史思明的幾個兒子在此,隻是末將沒有找到史思明的幼子。”
史思明卻不看自己被抓起來的長子,反而怒形於色盯著押解俘虜的將領。
“武、令、珣。”史思明幾乎是咬著牙根吐出了這個名字。
他雙目赤紅:“你背叛了我!”
薛嵩背叛,史思明固然覺得薛嵩毀了自己的大計憤怒,可說到底薛嵩是安祿山的臣子,史思明也隻是哀歎自己時運不濟。可武令珣,這是他的黨羽,武令珣能坐上京都尹的位置,史思明也沒少出力。
難怪長安城這麼容易就破了,原來是有內賊大開城門迎接敵人。
武令珣連看都不看史思明一眼:“我姓武,自然會站在我家女身後。”
武令珣,武家子
,論起輩分,還要喚武惠妃一句堂姐。李長安認為武惠妃是她的阿娘,那武家自然也就是她的母家。
片刻間,史思明又看到了站在武令珣身後的李岫。
他再也忍不住一口血吐了出來,麵色慘白:“……你竟然也是她的人。”
上一刻他還嘲笑安祿山識人不清,下一刻卻發現自己身邊也都是奸細。
到底還有多少內鬼啊?
史思明絕望了。
慫恿他奪權的人是李岫,第一個來投靠他表示願意奉他為主的將領是武令珣。
原來從一開始,李長安就拿他當猴耍,他自以為天衣無縫的計劃是李長安做的局,他從始至終都被李長安玩弄於股掌之間。
李岫有點摸不著頭腦,嘟囔:“我不是壽安公主的人啊。”
他是反派陣營,壽安公主是正義陣營,八竿子都打不著關係。隻是他不聰明,聰明的壽安公主給他提了一點能讓他報仇的小建議,他就聽了壽安公主的意見罷了。
他的目的就是為了報安祿山反咬他阿爺的仇,自然誰能讓他報仇他就聽誰的了。
李長安伸出手指在院內幾處點了點。
“安祿山。”
如今已經成了屍體。
“安慶緒。”
躺在地上重傷昏迷。
“史思明。”
被士卒架著的史思明怒瞪李長安。
“史朝義。”
被押著的一個青年男子瑟瑟發抖,聽到李長安念他的名字兩條腿都在打顫,低頭躲避李長安的視線。
李長安滿意一笑,晃了晃伸出的四根手指:“人一個都不少,都在這了。”
安史之亂的兩安兩史,一網打儘。
“你倒是偏心你的幼子,行奪權之事前隻把他送走了。”李長安感慨一聲,難怪史朝義要殺了史思明這個爹呢,史思明今夜可是打算殺安祿山奪權,一個搞不好就是滿盤皆輸,史思明把長子史朝義留在長安城,卻把幼子史朝清送出去躲難。
真是父慈子孝啊。
不過也無礙,跑了一個史朝清成不了大事,今夜把安史之亂這兩對父子解決了,史朝清以後慢慢找就是了。
李長安抬手指了指這幾個人,冷靜道,“就地格殺。”
夜長夢多,敵人還是死在眼前更放心。
這一夜,血染大明宮。大明宮就這麼安靜佇立在這,又換了主人。
長安城終究還是成了李長安的長安。
長安城的守軍本就有一部分在武令珣這個京都尹麾下,昨夜在武令珣下令打開長安城門迎接李長安入內的時候就自然而然從叛軍改變陣營成了唐軍。李長安又帶著三千最為精銳的騎兵入城,打了叛軍一個措手不及。叛軍大軍尚且駐守在扶風郡,長安城內隻有數千叛軍護衛,一夜之間,便被李長安拿了下來。
朱雀大街上血流成河,長安城百姓都閉門不出,一家人躲藏在屋內瑟瑟發抖。長安城的百姓遭遇的實在太多了
,有本事逃難的百姓早在叛軍打進長安城之前就逃去了南方,還留在長安城的百姓都是無處可去的可憐平民,隻能在心中期盼著朝廷快些趕走叛軍,收複長安。
長安城內馬蹄聲、刀劍碰撞聲、怒吼聲、慘叫聲,響了一夜,朝陽初升,外麵的躁動也終於隨著朝陽的升起而漸漸平息。
朝陽破雲穿霧,紅日終於從東方升了起來,街道上的交戰聲也終於停歇了。
一整夜元虛生都沒有睡著覺。
他躲在道觀中,裡屋還有十幾個人縮在一起,一並側耳聽著道觀外的廝殺聲。
元虛生心驚膽戰了一夜。
在元虛生的認知之中,自家公主還在鄴城,也沒有聽說大唐軍隊攻破潼關或者攻下扶風郡的消息,倒是叛軍之中的動亂,元虛生知道那麼一點。
前日還有一個與他交好的叛軍將領讓自己幫他測算最近行事能否順利。可一般隻有在行大事之前才會來問鬼神,元虛生當時便覺得風雨欲來,隻是沒想到來的這麼快。
“你們先在這藏著,我出去看看。”聽著外麵的打殺聲漸漸消停了,元虛生才大著膽子站起身往外走。
他靠著一張能糊弄人的嘴在叛軍打下長安城後也混得風生水起,尋常叛軍也不敢到他道觀之中劫掠,一來二去就有一些飽受劫掠之苦的百姓躲在他觀中,元虛生沒管他們,也沒趕他們走。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