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安公主得知陛下離開長安城之後,立刻就派臣帶人來接應陛下了。”

蕭臨光語氣激動,眼睛中已經含淚,“公主得知陛下遇險,心急如焚,涕淚漣漣言‘阿爺安我心方安’,當即便派最信任的臣子來接應陛下,如今蜀郡已經為陛下整理出了郡守府作為陛下暫居之處,就等著臣將陛下請回去了。”

一番懇切之言讓這段時間飽經人情冷暖,逃亡之苦的李隆基萬分感動。

他不無感慨道:“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壽安和愛卿有心了。”

沒想到一直被他忌憚的女兒才是他的忠臣啊。回想起自己先前對李長安的小心思,李隆基不僅有些唏噓。

他看走了眼,沒能看出來安祿山的野心,還被楊國忠蒙騙,好在這個幼女是個好的。

和來接應自己的軍隊會和之後,李隆基心裡終於踏實了,安全得到保障之後便又有了心思關心自己的江山。

“如今局勢如何?”李隆基坐上了馬車,開始詢問起天下局勢。

這段時間李隆基憂心的不僅是自己安危,也對如今的天下局勢十分擔憂。

隻是在逃亡路上,消息難以傳遞到他手中,沿途郡府所得知的消息也都是些零零散散的舊消息,如今大唐到底有多少城池落入了安祿山手中,河朔三鎮的軍隊是否已經和叛軍交上了手,這些消息李隆基是兩眼一抹黑,一點都不知道。

有壽安公主領導作戰天下局勢自然一片大好,要是你現在就把皇位傳給壽安公主,說不準一年都不用,天下就能平定。

蕭臨光心中腹誹著,麵上表情卻絲毫不變:“叛軍已經攻破了長安城。”

李隆基長歎一口氣,這個消息他在沿途郡縣已經有所聽聞了,如今從蕭臨光口中得到肯定的消息,李隆基心底那僅存的一絲希望也破滅了。

“安祿山正在建造渾天台,聽說已經讓太史監的相士們開始選定新國號了。”蕭臨光接著道,麵上還露出了悲切的神情。

雖然沒有說出來,但是滿臉都寫著“大唐要亡了”幾個字。

因為誰大唐才要亡呢?

李隆基咳嗽了兩聲,心裡發虛。他記得蕭嵩雖然治國差了點,徒有其表,但是說話還是很好聽的啊,怎麼蕭嵩這個兒子說話這麼不中聽,句句都往他心口上紮刀子呢。

“壽安如今在何處?”李隆基悄摸轉移了話題,他感慨道,“朕一向看重壽安,南詔久戰不下,實在是大唐心腹大患,唯有壽安為帥,朕才能夠放心啊。”

蕭臨光麵色不變,仿佛他不知道真相一樣,他隻是麵色如常開始給自家公主表功:“公主到了南詔之後,本欲穩紮穩打,步步緊逼平定南詔,隻是後來聽說安祿山起兵,叛軍一月不到就打到了洛陽城下,威脅東西一都安危,公主便十分焦急。”

“公主召左右曰:‘君辱臣死,父辱子死,今安賊謀逆,吾為帝女,豈能見國辱而泰然,當速平南詔,北伐不臣’,當即便召集三千精兵

(),日夜兼程?[()]?『來[]_看最新章節_完整章節』(),千裡奔襲深入南詔,擒南詔王而歸。”

“公主深入毒蟲之地,日夜奔襲千裡,手足儘腫,又一騎當先攻入太和城,受傷無數,見之者垂淚,公主隻言為國儘忠,死亦無懼,何況傷乎?”

李隆基眼眶都有一絲酸脹,一時竟然不知道要說什麼。

“時至今日,朕方知壽安之忠。”李隆基深吸一口氣,“如今壽安可在蜀郡?朕還有要事要托付給她。”

被自己先前最信任的安祿山背刺一回之後,李隆基對其他將領也起了疑心,畢竟南北朝之亂就是前車之鑒,但凡有兵權的將領都可能會造反,安祿山不忠誠,其他將領難道就忠誠嗎。

單單安祿山也就罷了,他一人之力還滅不了大唐,可倘若有其他人趁機起兵反唐,那不就跟隋末一模一樣了?他李隆基就真成了亡國之君了。

如今的當務之急不是那個子女惦記他皇位,明日這江山的主人還姓不姓李才是最要緊的問題。

“壽安公主平定南詔的第一日就帶兵北上平叛了,如今已經攻下了三城,從叛軍手中搶回了陳留郡,正要支援洛陽,守住東都。”蕭臨光表情無辜看著李隆基。

“壽安公主忠唐之心人人儘皆知。”

李隆基:“……”

這是擅自出兵吧?他沒下過旨意命李長安帶兵北上平叛啊。而且大軍開撥那麼容易嗎,說出兵第一天就能出兵?他調動河朔三鎮平叛,那三鎮久經沙場的軍隊還得先花十天半個月準備糧草調動人馬之後才能出兵呢,十鎮裡麵倒數的劍南軍能這麼快嗎。

彆是原本打算造反,安祿山先動手了她才改成平叛的吧?

李隆基露出了欣慰的微笑:“好啊,大唐有壽安這樣的良將,朕十分放心,朕要為壽安加封號,為鎮國壽安公主,再加為黔中、河南一道觀察使。”

太子李亨北上靈武之前,李隆基也是給他封了天下兵馬大元帥。

離開了長安城之後,智商又占領了李隆基的大腦。

不管再怎麼爭權奪利,至少江山姓李這是大前提,兒女分封就分封了,如今最要緊的事情是先把安祿山摁死。

當然,他即將前往蜀郡,蜀郡是劍南道治所,他過得好不好全要看劍南節度使李長安的態度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李隆基表情平靜,當下就寫了聖旨,按了大印,交給了身邊的宦官,當著蕭臨光的麵叮囑宦官:“你速將此旨意帶給壽安公主,轉告她,隻讓她安心與太子一並領兵平叛就是,其他諸事,朕都依她。”

反正就算李長安有覬覦帝位的野心,她第一敵人也是太子李亨,隻要李亨還是太子,大唐名正言順的繼承人就是李亨。安樂公主謀反之前先殺了太子,他當皇帝之前也是他的兄長先做了“讓太子”,把太子之位騰了出來,就算是太宗皇帝那也是先殺了太子李建成才當的皇帝。

安祿山、李亨,李長安前麵有的是對手。李隆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