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和與眠崇的百姓,對於救援工作已毫不陌生,對誌願者招募工作響應格外積極。
還有平澤的百姓們,參與其中的意願也出乎意料的高。
畢竟,三地從前的遭遇雖然不同,但都是從困境中獲得了新生。
有些人是自己得到過救助,就也想對他人伸出援手,傳遞溫暖。
另一些人是因為過上了滿足而幸福的生活,當自己的日子不再焦頭爛額,就有餘力給彆人提供幫助。
還有不少人,都是受到了城中各種教育的熏陶,以及棗兒這些主事者的作風影響,心中充滿了責任感。
總而言之,教育與輕鬆舒適的生活在幾塊地方滋生出了更多的善良。
並且,這種善意也在良性循環,點亮更多的地方。
在這樣的氛圍下,誌願者隊伍很快集結到位,救援物資也已經清點完畢。
為了不占地方,騰出更多空間裝食品和藥品。像救生圈、救生衣之類的物品都是發到大夥手裡,直接穿或帶在身上。
每人身上還背著一個大包,裡麵裝了不少必需品。
安排好城中的守備工作,棗兒決定這回親自帶隊救災。
在這幾年的鍛煉中,她們這批最早的方家村人全都獲得了成長,如今隨便拎出一人都能抗住事。
她也不用像最開始那樣,時時刻刻都得留在城中應急。
出行的隊伍因為拉了東西,行進的速度有快有慢,慢慢拉開了一些距離。
先行的隊伍身上背著補給物品,打算先營救一批人,然後再等後麵的車馬到來。
隊伍走了許久。
在經過受災城縣附近的幾座城時,棗兒分了支小隊去這些地方求援。
她們需要更多的人手。
不過,也不好貿然上門。
“我們現在師出無名,直接求援肯定沒人搭理,動手強迫又顯得格外無理。可要說自己是陛下的人,肯定無人會信陛下這麼有閒心派人過來救災。()”
棗兒道,“所以,我們這次就頂著奉王的名頭行事,再把武器扛出來,軟硬兼施。等水災解決了,再慢慢料理這些地方的刺頭。?[()]?『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反正奉王是有野心的,做出這種事拉攏民心也不意外,至少比皇帝令人信服。
這種情況下,沒人會閒著親自跑去找奉王求證。
她們咬死自己就是奉王的人,對方若是不信的話,那心係百姓的奉王屬下情急之下,亮出砂鍋大的拳頭也是很合理的事。
說完,棗兒就拿出了早已準備好的偽造信函。
鐘肆在成安偽裝縣令,也接觸過奉王,偽造他的函件糊弄不熟的人並非什麼難事。
拿到信件,做完了培訓。
求援的隊伍很快就帶著人手和武器往幾處縣城裡去。
沿路還看到了不少難民,她們指了方向,讓對方去找自家大部隊投靠。
以這個速度過去,應該可以
() 碰上後麵運貨的車馬隊伍。
救助災民,不僅是她們這次的主要任務,在這種時候還能提供許多信息,可以幫上不少忙。
告彆了難民,隊伍繼續行進。
最近因為水災的事鬨得人心惶惶,周邊縣城全都開始戒嚴。
求援隊的臨時小隊長將奉王的信函交給門卒,讓他傳信。
同時,她也做好了對方裝聾作啞不開門的準備,讓人默默抬了一門輕巧的小鋼炮擺在最後方,以備不時之需。
先遞信,再開炮。
方君的故事集裡說,這就叫“先禮後兵”。
在她們等待的時候,棗兒她們也沒有停止救人的腳步。
救援隊又分了幾批,人少的幾個隊伍去還未發生水災的隱患城市,幫忙指揮加固防洪措施。
人最多的隊伍就被棗兒帶去九鬥救災。
盛珺自然也跟著棗兒走。
在進九鬥之前,棗兒拿出一份地圖圈出了一塊兒地方,布置工作。
“這塊地方高而平坦,距離水災發生地也有些距離。我們回頭撈到人,就在這裡臨時安置救助。”
“一隊直奔受災地救人,一隊先去這裡紮帳篷。”
“進九鬥之後,看到可用的秸稈土石就都收集起來,卷製成埽工,修補潰決的堤壩用!”
在本朝,就算沒有豆腐渣工程,多數堤壩因為用料和技術,防洪能力也較差。
而她們有方仙兒在,掌握了水泥和混凝土技術,又有較為先進的築堤技巧,建的堤壩自然會更穩固。
可一點點將堤壩建起來需要時間,這會兒情況緊急,在潰缺處堵口才是關鍵,肯定等不到混凝土上陣。
於是,盛珺就給大家說了一個卷製埽工堵口的方法。
這個法子可以就地取材,而且成型快,臨時堵缺口再合適不過。
出發前大家也培訓了一番卷埽工的法子,確實很好上手,效果也是真的不錯。
計劃已經足夠周全,現在就需要逐個落實。
很快進入九鬥。
天色看起來陰沉沉的,隻希望救援中彆再下雨增加施救難度了。
接下來隨時可能遇到有水的地方和需要救助的人,一群人提前做好了準備,裹緊防護服,將救生筏等都充好氣帶著走。
大夥來到了九鬥周邊最偏僻的一處村莊。
這裡遭災還不算嚴重,地上有積水,大半已經褪去,最深的地方也就是沒過腳腕。
村裡人幾乎都及時撤走了。
隻有零星幾戶人家見水勢不算凶,沒條件跑路,便選擇留在村裡。
家裡的東西都泡了水,積水也沒乾。他們就取了吃喝,收拾了幾樣家當,睡在屋頂上。打算等水乾了褪了,再回到房子裡繼續生活。
為了互相看顧,幾戶人家睡得是鄰近的屋頂,抬眼就能瞧見對方,心裡也能踏實許多。
抬著救生筏的主力隊伍先離開了,趕去受災最嚴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