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大豐收,那真是一點也沒吹牛。
每個見到田中盛況的人都激動壞了,直說這次的糧食和作物都像是來報恩的。
不少住在城裡的百姓知道這事後,還專門騎著車慕名去地裡看那糧食滿滿的景象。
興和人對吃食都有種特殊的執念,這是因為方君到來之前,曾經城裡鬨過的那場可怕饑荒。
那生不如死的日子,曾在人們心中留下揮之不去的陰影。
如今,大夥能每天樂嗬嗬的,都是被城裡的幸福生活給慢慢治愈了。
這回能夠親眼看到地裡的糧食豐收,也讓人們獲得了許多情緒價值。
看著以前那些貧瘠難產的土地重獲新生,結出一簇簇優質飽滿的麥穗。
就好像她們這些人從麵黃肌瘦,變成了現在滿麵紅光的模樣。
人和土地,都充滿了生機與希望。
在村裡種地的百姓,除了之前各個村中遺留的村民外,許多都是通過層層選拔才被分過來的。
能被選過來的人,肚裡有些學問不說,多數都有務農經驗,對往年地裡作物的情況十分清楚。
要是趕上了年景差的時候,地裡隻長那仨瓜倆棗的東西,糊口都不夠。
就算是運道不錯,種地期間順順當當的,迎來了豐收,那收成也遠遠夠不到這次的兩三成。
不僅量少,莊稼的品相也是差了十萬八千裡。
因為清楚情況,所以在見到這樣的糧食後,所有村人都對那科學種地法徹底信服。
有人忍不住道:“看來這糧食就和人一樣,也有自己的喜好呢!而方君教的科學法子,就是對上莊稼的胃口了!”
作物已經成熟,接下來就是收獲。
這次收小麥,不需要人再拿著鐮刀辛苦巴拉地收割了。
棗兒她們造出了許多架用木頭和金屬製成的“馬拉式收割機”。
這種收割機,機身就像是帶矮廂的木車,在廂內安著簡單的機械裝置。
車身側邊有輪大水車模樣的東西,上麵配著特製的割刀。
隻要將它套在牛馬身上,讓人控製著拖動前進,割輪轉動經過的地方就能快速收割小麥,送進車廂裡,再從另外一側傳輸出來,落到空地上。
人們隻要把地上割好的麥子整理起來就行,省去了一下下彎腰割麥子的辛勞活計。
等麥子收完,還有手搖的脫殼機可以使用,脫殼速度快,也是一樣很省力的工具。
本來百姓們都做好了農忙期苦累的打算,如今用上了這些工具,簡直要比設想中的情況輕鬆無數倍。
據說,主事們還在研究一種用蒸汽驅動的收割機,人坐上麵操控著,連牲畜都不需要了,一人一機就可以連收割帶脫粒一步到位。
不僅收獲,還有耕種,也會陸續安排上更好用的工具。
縣裡有句話怎麼說來著,科技改變生活,這話可真不是在唬人!
經過縣裡宣傳,百姓們都知道,這些實用物件全都是用學到的知識鑽研出來的成果。
縣裡不少孩子都得到了激勵,誓要好好讀書識字,有朝一日自己也能製出這樣神奇的東西。
縣裡風風火火收完小麥,晾曬處理過後就要送去新建的磨坊裡加工變成麥粉。
這回的麥粉也不一般。
因為秋娘她們掌握了一種從小麥中提取穀朊粉的方法,和普通麵粉配比摻在一起,就可以製出高筋、中筋和低筋麵粉來。
有了高低筋麵粉,再從山藥等果實裡提出酵母,就可以用特製的窯爐烤出麵包等各種軟硬度的點心,或是用蒸鍋做出格外鬆軟的饅頭。
今年的小麥種植還沒徹底鋪開,產量也沒達到完美狀態,各種麵粉就暫時沒有進入福利鋪,而是送到了縣城的飯館中,製作成品吃食供大家兌換。
做出來的大白饅頭價格便宜,一張票就能換好多個。
還有一種簡單的基礎款麵包,也是很有性價比,不比饅頭貴多少。
飯館上新的第一天,不少喜歡嘗鮮的聞著味兒就來了。
饅頭果然最為暢銷,剛出蒸鍋的沒多久就被搶光了。
不少人覺得它實惠,打算多買些回去配菜當主食吃,或是直接當午飯。
熱乎乎的一袋饅頭捧在手裡,聞著就討人饞,換回去一家人都能吃個滿足。
饅頭這東西,以前各家各戶都吃過,基本是雜糧麵製成的,咬起來硬而瓷實,麵也是黑乎乎的。
像這麼白軟的饅頭,大夥還是頭一回見。
趁熱掰開來咬上一大口,那感覺真是美上天了。
走在路上嘗饅頭的人,吃過一口,齊刷刷就又將它重新包好了,加快腳步往家趕。
這麼好吃的饅頭,不配口菜簡直就是浪費,就是夾個最簡單的鹹菜吃肯定也香啊!
趕緊回家去!
沒換到饅頭的,不少人就換了麵包。
這種麵包和方君那裡特供的紫米麵包不同,夾心沒那個豐富,隻在麵粉裡加了些雞蛋和糖,有股淡淡的甜香。
不過,麵包的表皮帶著一股烤到焦香的脆感,還很有韌性,越吃越上頭。很快就受到了百姓們的歡迎。
比起饅頭,麵包還有一個優點就是涼了也不怎麼影響口味。
隻是它也沒有饅頭好配菜,夾些果醬倒是彆有一番滋味,當早食或夜宵吃倒很合適。
豐收的小麥都有了好的歸宿。
甜菜、棉花等等農作物也被陸續收摘完畢。
很早之前,縣裡對於棉花就有了安排。
摘完後做過簡單的處理,就拉去紡織廠紡成棉布棉線,羽絨服等衣物的製作正式提上日程。
甜菜的情況也差不多,收獲後就被送到製糖坊裡製糖用。
縣裡目前還是以吃方仙兒的白糖為主,這些甜菜製的糖漿可以運到外麵售賣。
再就是眠崇那邊種植的板栗,也為兩縣百姓
們的餐桌增添了不少新鮮滋味。
糖炒栗子、板栗餅、板栗雞……板栗能吃的花樣可真不少。
糖炒栗子近來成了縣裡最受歡迎的小食。
隻要在路邊小館打包一份,捧著紙袋就能邊走邊吃。從早到晚,學習中途吃一顆,做活間隙來一顆,茶餘飯後剝一顆,什麼時候吃都很適合。
要說這栗子有哪裡不好,那就是剝殼有些麻煩。
不過,對於大多數百姓來說,這居然算個優點。
栗子連剝殼帶吃能折騰很久,很長一段時間手裡都能有個吃食捏著,偶爾盤玩兩下,心裡那叫一個充實。
當然,自然也有不愛剝殼的人。
覺得剝栗子麻煩但又想吃,就可以選擇在福利鋪買到一種剝栗子的小工具,對於栗子愛好者來說性價比很高。
這種工具是一個帶可按壓柄把手的夾子。
夾頭像是一個小鐵籠,大小正好能把栗子包住。把栗子放進去輕輕一捏夾柄,殼就裂開了,不會傷到裡麵的栗子肉,拿出來就能暢享栗子的美味。
說來奇妙,這件小工具還不是盛珺提的點子,而是城裡一位愛吃栗子學習又好的小娘自己靈機一動造出來的。
盛珺得知後十分感慨。
隻能說吃貨的力量是巨大的,有文化的吃貨就更能耐了。
栗子連帶一係列食譜很快被送出城外,送入之前那批在各地酒樓就職的廚子們手中。
糖炒栗子等食物也開始出現在各地,眠崇的板栗因此在周邊小小揚名了一把。
說到廚子。
之前培育的那批廚子都乾出了不錯的成績,如今已能陸續傳回一些有用的情報。
荷花覺得很有成就感,對於廚子的培養工作也更加上心。
廚子們不僅需要培訓廚藝,還要做一些間諜工作相關的訓練。
有了這一係列正規的培訓流程,就是一個正式的機構了,應該取個響亮的名頭。
荷花在參考過盛珺的意見後,將這個特殊的廚師學堂起名為“興東方”。
興是興和縣的興,也是振興的興。
東蘊含著太陽東升的意思,日出東方,蒸蒸日上,算是一個好兆頭。
而方,就是方仙兒的那個方。
組合在一起,簡直是非常完美,恰到好處的三個字。
擁有了講究的好名字,荷花也是乾勁滿滿,立誓要帶領興東方闖出一片天。
在城裡的秋收大業即將收尾時。
拉克申也帶著一大群人風塵仆仆抵達了縣城。
在距離眠崇還有一段距離時,他們就引起了巡邏縣軍的警戒。
縣軍當即帶著武器列隊迎了過去,那浩蕩的氣勢嚇了拉克申他們一大跳。
好在逼近以後,確認過是熟人,且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