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地內部廣袤,地形也複雜。

臨走前,馮平還找熟人幫忙改造了一下車隊馬車的車輪,換成了大木輪的特製款,這樣行路就能輕鬆許多。

車隊以較緩的速度進入牙地。

上午出發時還很冷,需要多裹兩件衣服,等正午就又熱乎起來。

中途沿路有水源的地方,零零散散能瞧見一些小型的村莊。

每當見到人煙,鐵柱他們就會下來補充水源,順便換些乾糧備用。

這裡的乾糧都很有特色。

其中有一種雜糧做的胡餅,吃起來很香,也能存放。雖然嚼起來有些費勁,但木其爾她們都很愛吃。

馮平待的地方較深,估計還得花費兩日才能到。

借路上的空隙,鐵柱順便向他打聽了橡膠草的事。

“你是說婆婆丁模樣的草?我們住所的草地上就有許多。可你們大老遠跑過來,隻是為了尋找婆婆丁嗎?”馮平疑惑地問道。

婆婆丁這東西不該到處都有嘛,還用得著專門跑來牙地?

鐵柱遲疑片刻,也不好確定他說的那種婆婆丁就是自己要找的品種。

橡膠草的確是婆婆丁的一種,方仙兒管它叫蒲公英。

但也不是所有蒲公英都能提出橡膠來。

據方仙兒那邊給的資料來看,橡膠草似乎是生長在牙地的神山中,但也不排除牙地其它地方有。

其實,最理想的橡膠原料應該是南邊的橡膠樹。

可按照現在的情況,南邊肯定不好久待,更彆說搞出什麼大的動靜。

橡膠草產量雖然不比橡膠樹,但它長在北地,無人會在意。

生長周期也短,很容易大量留種並種植,做出來的橡膠還耐用。

可以說是眼下關頭的最佳選擇。

“並不是尋常的婆婆丁,等到了地方,你帶我去看看就好。”鐵柱說道。

但願那就是他們需要的橡膠草,在外邊找到了就能省下進山的功夫。

馮平雖然好奇,但也沒有繼續追問了。

隊伍繼續前行。

兩日後。

他們來到了終點前的最後一處村莊。

鐵柱正猶豫要不要進去補充一些口糧,就聽馮平道:“很快就要到了,咱們的乾糧夠吃,還是不要過去那裡比較好。”

聽他這樣說,鐵柱疑惑地問:“是村裡的人很難相處嗎?”

馮平的表情有些尷尬:“這倒不是,村裡倒是沒什麼壞人。隻是我們兩邊從祖上遷來後就很不對付。若是被他們知道了你們和我一起,就是能換到吃食,也少不了聽人擠兌……沒有實際的損失,但會影響心情。”

正說著,就見那頭的村裡竄出了兩匹駿馬。

接著就傳來一道陰陽怪氣的響亮女聲:

“喲,這不是咱馮平大人麼。聽說你為了幾顆胡豆把自己都給丟了?”

馮平歎了口氣,轉頭衝鐵柱聳

聳肩:看吧!

然後小聲彙報道:“這位就是村長。”

鐵柱望過去,看見其中一匹棕馬上坐了個膚色微黑作派颯爽的年輕女人。

女人瞥了這邊一眼,見馮平沒有反應,也沒多糾纏,冷笑一聲就駕著馬離開了。

另一匹馬緊跟著她去,上麵居然沒有坐人。

經曆了這個小插曲,鐵柱他們自然也沒再去村裡補糧,乾脆接著前行。

剩下的路程果然沒多長,兩個時辰後,他們就到達目的地。

這是一處很神奇的地方。

馮平他們住在一片臨近湖泊的茂密草地上,翠綠的草色,上麵還能看到跑動的牛羊。

在草上圍坐著許多人,正按著軟乎的大白羊剪羊毛。

附近還有片樹林,遠處卻是一片光禿禿的戈壁,戈壁之後竟然還連著綿延埋在雲中的雪山。

天地間,所有能讓人想象到的景觀仿佛都在此處齊聚。

震撼到讓人有些恍惚。

“這個季節也會有雪嗎?”

木其爾指著雪山頂吃驚地問道。

馮平笑道:“那裡很特彆,幾乎一年四季都會覆著雪。”

收回目光。

一座座“人”字頂的石屋落在草地上,鐵柱打量著那排石頭屋,判斷其容量有限。果然還是紮帳篷住比較合適。

不遠處,有兩個正在放羊的孩子瞧見他們來,很快轉身跑去找剪羊毛的大人們報信。

“你們稍等片刻,我去和他們打聲招呼就回來。”馮平見狀,大步往那邊去了。

不一會兒,他就帶著另外的幾個人走過來。

“謝謝你們救下馮平,他離開的這段日子,我們都要憂心壞了!”

其中一個老婦人感激地說道,她是馮平的娘親,人很和藹。

兩方人又說了幾句話,鐵柱拒絕了同住石屋的邀請,選了幾塊合適的地方開始帶人紮營。

帳篷支起來很方便。

等忙得差不多,鐵柱就跟著馮平去看婆婆丁。

這會兒正是婆婆丁結果的季節。

還沒走到跟前,他就瞧見草地中錯落的白色的小絨球,不過多數都被風吹出了豁,並不能算完整的球。

鐵柱蹲下身,用馮平遞來的工具挖出一株細看,從絨球觀察到根部,最後遺憾地搖搖頭:“不是這種,看來隻能去神山附近找了。”

馮平歎氣道:“神山可不是好去的,回頭我讓人給你介紹一個熟悉地方的向導吧。”

鐵柱沒有拒絕:“那就麻煩你了。”

暫時結束了橡膠草的話題。

鐵柱轉過頭,看著收羊毛的人們問道:“好多羊毛啊,我記得一年大概能收兩次毛對嗎?你們一般都會用它做什麼?”

馮平也看過去:“自己用的話,一般會紮毛毯。多餘的毛就會運出去賣掉,有商人拿去做毛筆。”

他說的這種毛毯指毛氈毯,是用特殊的鉤針戳出

來的,並不是紡織品。

鐵柱了然道:“想來你們是不知道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