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和發展興和縣與眠崇縣是一個道理,想讓對方接納他們,還得靠實實在在的產業,給大夥創造一個穩定生存的條件。等衣食有了保障,再用文化凝聚人心。
之前,鐵柱從書本上學過許多外族的知識。
回紇那邊,除了長著橡膠草,氣候意外地適合種植瓜果。據說早些時候還有種棉花的,不過在前朝戰爭之後,那裡的消息就少了許多,也不知現在情況如何。
至於韃靼,養了許多牛羊馬匹,方仙兒那有許多利用羊毛羊奶的方法,到時定能派上用場。
不過,那都是長遠的計劃,暫時不用考慮。
這趟出行,最重要的還是先尋找橡膠草。另外就是要摸清邊防的情況,打聽到兩族目前的狀態,尋找可以合作的對象,敲定需要清理的蛀蟲……總之任務很重,謀求發展也得在情況穩定之後再說。
鐵柱這趟出商不同尋常,棗兒撥了一支幾十人的精銳護衛小隊給他。
這支小隊裝備精良,又保持了她們一貫低調的作派。乍看毫不顯山露水,但若是發生衝突,威力如同利刃出鞘。
很適合陪伴出行,很有安全感。
說到安全感。
二山叔那邊研製火銃的進度不是很理想,最近打算進修完理化課程後再接再厲。
不過,造手.弩的技術是越來越精良了。
如今手.弩威力與輕巧程度都有了一個質的提升。帶在身上心裡踏實極了,核心團隊幾乎是人手一把,短期內也很夠用。
鐵柱這次要帶走精銳隊伍,並不會影響到縣城的防禦力。
在接手眠崇後,縣城的兵力也將得到補充,最近第二批軍隊選拔已在火熱進行中。
另外,全民強身健體的計劃,也在眠崇順利開展。而興和縣這邊,大夥早就將八段錦練得有模有樣,最近還新增了太極拳的鍛煉項目,整座城市的身體素質都很可觀,就是老弱病殘都比彆處有勁。
鐵柱那邊正式出發。
前段時間城中派去采購糧菜種子的人也順利歸來。
除了麥種、稻種和棉種以外,他們還帶回了幾樣菜種,分彆被方仙兒叫作白菜、冬瓜和甜菜。
甜菜在其它地方被叫忝菜。滋味是甜中帶苦的,藥用居多,大夥以前並不將它放在心上。
但方仙兒卻說,這種菜非常有價值,可以製出上好的糖。
眾人一聽,立刻開始重視甜菜,轉頭又派人出去收了一些種子。順道再把零食往外賣賣。
甜菜製糖,這又是一項可以長期發展的產業。
這事總不能等甜菜成熟了才動作,器具和技術都要提前籌備起來。專門的小組很快成立。
這樣忙活了一陣,就到了春耕的時候。
水井已經加急打好了大半,灌溉用的水車與水渠還沒弄完,仍在努力趕工,目前隻修了幾處最要緊的地方。
但春耕的腳步不能停,農具很快被分配到村民們
手中。
每個村子還有兩頭耕牛的配額,每家可以輪流租借使用。人牛齊上陣,費了不少勁,終於把地深耕一遍。
翻完的地會有專門的人去檢查。大夥翻得都很用心,檢驗下來沒有不合格的。
之前囤積的那些肥料也終於派上了用場,被施到土地中,與土壤融為一體。
準備工作基本結束,接著就要指導村民把棉花與糧食種下去。
為此,李婆子等幾位老把式都被請出山,保持這事。
說來他們這片土地還是第一次種棉,幸好有方仙兒在後麵撐腰,之前又有了科學種地的經驗,才讓人沒那麼忐忑。
先對棉種進行粒選,篩去劣種。
不少村人聽到這個步驟都很心疼。
“這,這篩掉的種子雖然小了些,但也能種呀!”一位村人忍不住道。
李婆子搖頭說:“這是雜色的籽,還是不要種了。”發芽率低,而且影響棉種的純度。
等選完種粒,就要曬種。曬好後就是老樣子,得用草木灰之類的配劑拌在種子裡殺菌。
接著,就到了一個令村民們大開眼界的步驟——合理密植。
隻見李婆子她們拿了卷線尺做示範,撅著腚蹲在田裡測量下種的位置,每行每列種子間都要保持特定的距離,量完就是整整齊齊的一片。
有村民忍不住感慨道:“難怪過來種地會給那麼多補貼呢,這活乾得還真是細啊!我長這麼大,頭一次見到這樣的種地法子,和那些做活的工匠也沒兩樣了!”
大部分村民都認為,方君的人這麼做,必然是有她們的道理。
還有小部分卻不是很能理解這樣的做法,總覺得完全沒有必要。
不過,能被選來種地的人全都帶著腦子,沒誰會犯蠢出聲質疑。
如今隻是悄悄在心裡囤了個問號,就等著看到時收獲能得多少東西,一切憑事實說話。
一群人精心伺候著,把棉種和糧種慢慢下進地裡,每一步都有規定的標準,偶爾還要做些計算。
難怪說,當初種地要優先招募會點學問的人呢!
這年頭,肚裡沒點貨,種地都要種不明白了。
一開始,村民們都不習慣這樣的做法。
後來漸漸把活做上手了,再聽那些嚴肅的分析與注意事項,想法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以前,無論是誰說起農人,腦中現出的都是窩在土裡刨食的泥腿子。
可照現在這樣,誰見了還敢說種地是泥腿子的活?
做農活也是一項有講究的重要學問呢。
村莊裡一片忙碌富有生機的景象。
縣城中,棗兒她們的學習也有了一些小小的進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