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漳縣街上,天色微亮路上還沒有行人(),幾道炊煙就已經飄到了天上。
陳老三是跟著他兒L子從玉溪縣來到漳縣的。
陳老三的兒L子名叫陳二牛?()『來[]_看最新章節_完整章節』(),上歲末和漳縣吳村的吳三娘成親,留在了吳村過日子。陳老三唯一一回來漳縣,就是參加兒L子的婚宴,就待了兩日,可對吳村的印象卻很深刻。
他和親家商量好了,日後兒子媳婦都留在親家身邊住,生了孩子還都跟著媳婦姓,這就是入贅了,所以從婚宴到新人新房,都由吳家準備。沒法子,他家的孩子實在太多了,早就養不活了,有成年勞動力沒有田地也是白搭,隻是多了一張吃飯的嘴,還不如讓離開家裡自己去尋條活路。
隻是他沒想到吳村竟然那樣富裕,婚宴擺了八大桌,桌桌都擺了好幾個葷菜,用豬油炸的肉片,裹著一層金黃的麵皮,炸的外酥裡嫩,吃一口能好吃的咬掉舌頭,鹹甜的雞腿,上麵裹了一層醬汁,舌頭一舔肉就從骨頭上掉進嘴裡,聽說這鹵汁還是吳家花錢專門從鹵味鋪子裡買的鹵汁,平日都是城裡人才吃的起的好東西。
半條胳膊長的大魚,什麼佐料都不放,隻放在蒸籠裡清蒸,蒸好以後撒上半碗蒜汁,鮮美無比。烤得金黃的鴨子,金黃油亮,外皮酥脆,一口咬下去滿嘴都是油。
陳家一家子窮鬼哪吃過這樣好的宴席,他們村裡村長家的大兒L子成親也就是一桌子上有一道葷腥罷了,陳老三那天吃得肉都要往外吐才依依不舍離開。
本來陳老三以為最早也得等到明年年前才能再見到自己的二兒L子,可沒想到剛開春沒多久陳二牛就提著雞鴨回到了家裡,說他們老兩口可以到漳縣做工,正好現在漳縣做工可以用工分換田地,說著怕他們不相信,還從懷裡掏出了他自己做工換來的地契。
陳老三拿出自己那早死了的親爹留下的地契一比,果然有九分相似,隻幾個字長得模樣不同。
原本陳老三還在猶豫,畢竟他是一家之長,一下子也不能說走就走,再說了,這天底下哪裡有那樣好得到的田地呢?
可形勢容不得他猶豫了,上一歲地裡的收成不好,三兒L媳肚子裡又揣了娃娃……他和老婆子去漳縣,好歹家裡能少兩張嘴吃飯。
於是陳老三夫妻就跟著陳二牛來到了漳縣。
陳二牛卻沒把他們老兩口帶回他家,而是直接把他們帶到了縣上,交給了一個少了半隻耳朵的高大漢子。
那漢子問了他們的籍貫和姓名,就將他們帶到了一間小屋,告訴他們可以現在這間屋子裡住著,第一年住不收租金,第二年再住每月就要交十個大錢了。
又給他們二人發了兩個胡餅和一陶壺清水,讓他們二人先對付一頓,明日自然有人帶著他們熟悉情況。
陳老三和他的婆娘一夜都沒睡好,兩個人商量了一晚也沒商量出什麼來,隻覺得那兩個胡餅香甜酥脆,好吃極了。
一大早,陳老三和陳婆子就起身穿好了衣服,乾瞪著眼等著人來叫他們。
() 雞叫三聲之後,他們的屋門終於被敲響了。
陳老三連忙走到門邊把門拉開,站在門外的是一個比他兒L子還要小的半大小子,手裡抱著本書。
“某名寧行,排行第十七,你們可以喚我寧十七郎,從今日開始算起,三個月內,你們在漳縣中遇到不明白的事情或者惹到了麻煩都可以來問我。”寧行示意陳老三和陳婆子跟著他走。
這一條巷子裡都是這種挨在一起的磚石房,每戶都沒有院子,隻有一間屋子,屋門外麵就是路。
巷子裡已經有了許多人匆匆忙忙奔波,每一個人臉上都帶著熱情的笑容,渾身充滿乾淨,走路全不似陳老三先前在村裡道路上遇到的人那樣散漫。
寧行帶著二人邊走邊講,很快就走到了巷子頭,他指著最前麵那個戶門大開的屋舍道:“我平日就在這兒L辦公,爾等可以到此尋我。”
陳老三和陳婆子對視一眼,鄭重將這個地方記下。
到了現在,他們心中已經踏實了許多。背井離鄉最怕的就是到了陌生地方人生地不熟的被人欺負,申冤都不知道往哪告狀。
現如今他們在漳縣有了靠山——縱然寧行說他自個就是個普通小吏,可縣衙中的小吏對這些普通百姓來說已經是大人物了。有了可以依靠的人,知道他們不必如無頭蒼蠅一般亂轉,心中的擔憂自然就消失了大半。
寧行又帶著二人來到食堂。
漳縣這半年來的人口增長十分迅速,目前外來人口已經達到了三千人,這些人中有一部分是願意在漳縣定居立冊的流民,另一部分則是如陳老三這種被前麵來的人呼朋喚友喊來的其他縣、村的百姓。
這麼多人吃飯就是個大問題,流民和過來的百姓大多數都身無長物,連個碗都沒帶。李長安索性把食堂搬了出來,在流民區設立了一個大食堂,每日統一做飯。
寧行帶著陳老三二人來到食堂門前從袖中掏出兩片竹片遞給二人:“你們兩個人是新來的可以免費在食堂先吃七天的飯,這是憑證,爾等收好。七日後再吃飯便要自己花錢買竹片了。”
“一個竹片十五文錢,可以在食堂內一日兩餐吃七日。”
寧行帶著陳老三二人走進食堂,食堂裡側有一排排的窗口,廳堂內擺放的都是桌椅,每一張桌子都是長桌,邊上放著圓椅,一張桌子上便能坐二十人。
而這食堂內擺放著數十張桌子。
一邁入食堂,喧囂聲幾乎要把陳老三二人耳膜給衝炸了。
廳中每一個人都在說話,因為吵鬨,所以要扯著嗓子才能讓身邊人聽到自己的話,又因為人人都扯著嗓子,聲音彙聚起來便如道道驚雷一般。
陳老三二人打了個哆嗦,下意識就往後縮了縮。寧行去早已習慣了這樣的聲音,招手示意陳老三二人跟著他走。
寧行觀察了一下隊伍的長短選了一列最短的隊伍排隊。
終於排到了他們,寧行教著陳老三二人將手中的竹片遞給一個廚娘,陳老三顫顫巍巍將手中
竹片遞了出去。
廚娘手中拿著一個鐵夾,隻見她將竹片放在鐵夾中輕輕一夾,竹片上便多了一個月牙豁口。
然後她身側負責打飯的廚娘便端出一碗飯來,下麵是粟,上麵則是一勺青菜,還能看到幾片薄薄的肉片。
寧行領著二人又往右走,第二個廚娘身側放著一個大桶,一手拿碗一手拿長勺,一勺湯正好-->>